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隶属于贵州教育学院宣传部的政治课教研组和成立于1987年的贵州教育学院政治教育系。1995年,政治教育系更名政治经济系。2003年7月,公共政治课从学校宣传部独立出来成立贵州教育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内设公共政治课教研室。2009年3月,贵州教育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改制,更名为贵州师范学院,同期学校成立马列主义教学部,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2005年首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普高专科开始招生;2010年9月,学校经济与政治学院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2018年7月在原马列主义教学部、经济与政治学院思想政治专业基础上更名成立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独立建制、实体化,直属学校管理。
学院设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5个教研室,设立有思想政治教育系,主要承担全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教学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任务,拥有丰富办学经验。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394人。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校级重点学科2个,拥有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学校共建研究基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学院中国哲学研究所、贵州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与实践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和教学科研平台。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6名,其中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教师40名。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2名、副教授32名,占85%,博士17人,占41% ,硕士19人,占46%,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30人,占73%。。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教育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1人,贵州师范学院校级教学名师2人,贵州师范学院中青年教学骨干1人。
学院积极探索教学改革。2015年来,学院获批立项贵州省教学工程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3项,拥有校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精品课程4门,1人参加贵州省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2018年首次单列思想政治理论课组)三等奖,4人获校级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2人获校级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三等奖。3人获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华文杯教学技能大赛获全国奖十余人次。
学院深入开展科学研究。2013年来,科研实力和科研成果显示度得到显著提升。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总立项数在全校文科中名列前茅,获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思想政治工作专项项目1项,获批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8项,贵州省省长专项基金研究项目1项,获批立项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项目21项;贵州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荣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
学院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组织开展党建研究、理论宣传和培训工作,加强智库建设和资政服务,努力提升教学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社会服务资源的能力,推动教学科研与党和国家战略需要的紧密结合;学院长期与乌当、镇宁、息烽、石阡等市县教育局以及贵州省建设职业学院、镇宁民族中学、乌当中学等建立学生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并联合开展教育培训、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等工作。
(统计数据系综合马列部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数据而成,相关数据统计截止日期至2018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