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团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基层党委书记周永杰的带领下,一行11人分成三个小组,走进印江县同心村、黔溪村,进村入户面对面为村民宣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村民共谋如何将制度优势在推进乡村振兴伟大工程中转化与细化为实实在在的福利,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成就感与幸福感,深切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唠家常谈变化感党恩
在同村民唠家常中,村民们一致认为,现在国家政策很好,村组的路、电、水、讯、房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吃、穿、住、行、生、养、病、老等方面发生可喜的变化,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宣讲团成员们顺着这个话题,向村民们宣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民生福利,正是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公报中凝练出来并为实践多雄辩证明了的各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彰显与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其中,最为核心便是坚持与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迈向强起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丰硕的成果,并通过免除农业税、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一系列的接地气得民心的制度创新,将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在黔溪村宣讲时,周永杰结合国家的脱贫攻坚大战略对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会议精神进行了宣讲,并指出此次会议准确把握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抓住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对于更好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各种显著优势,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院老师们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向村民们宣讲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所在,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谋”复兴,“谋”幸福,不仅有宏观上的制度构建,更有对民生疾苦实实在在的面对与切实解决。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从历史到现实的比较与回忆,充满着对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由衷钦佩、拥护与感恩。
谈问题议对策强自信
学院宣讲团的老师们与村民交流与沟通中,关切地询问在扶贫攻坚中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与困难。如土地资源贫瘠零散,产业难以发展;种植与养殖业缺乏技术智识支撑;发展思路与模式有待进一步拓展;陈规陋习如滥办酒席仍禁而不止等。
通过学院老师、同心村村委与村民们就以上发展中的问题与瓶颈的积极交流,一致认为,首先,需要坚定信心,增强自信,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制度优势转化治理效能,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办法总比问题多;其次,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纷纷建言献策。如针对土地资源贫瘠零散的瓶颈制约,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二是创新产业管理模式,减少农户风险,提高农户收益等。如对陈规陋习的治理,逐步完善各村的供水设施,制定乡规民约,规范公序良俗等。最后,学院老师还亲切询问了村民在2020年春节将至前夕,存在哪些问题与困难(如饮水、取暖等),并向村民分发了一些小小的礼物,学院周永杰发言说,这些建言献策仍需要村民们在积极的共建共治中不断完善,不断地将制度优势转换成积极地治理效能,让制度优势在发展中变为切切实实的生产力成果。这些小礼物仅仅是一点小心意,但代表学院老师与同心村心心相通共谋发展的“心愿”,学院将一如既往地在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为同心村最终打赢扶贫攻坚战与同心村村委、村民同心同德,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使。
话振兴谋未来奔康庄
对即将展开的乡村振兴战略,学院老师也与村民们进行了积极地交流与分享。围绕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就如何建设富裕乡村、美丽乡村、文明乡村话题,学院老师与村民纷纷打开话闸子。大家在对话中一致认为,乡村振兴首要是加快完善同心村村产业配套措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村民不离家、不离土、就近就便融入产业发展,实现长期稳定增收创造条件,切实做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其次,同心村发展与治理要重点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强化党员干部带头,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要突出共管,坚持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与日常管护、乡风文明一起抓;要突出共享,强化村民治理提档升级,突出绿化、亮化、美化,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同心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成就感与幸福感,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迈向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周永杰书记鼓励黔溪村村民要坚定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要相信在党的惠民政策引导下,通过村民的辛勤劳动,一定能够创造未来幸福生活。
文/图 马业勤 卢勇 审核/周永杰
宣讲现场一
宣讲现场二
宣讲现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