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2023年5月10日,“思师小马”宣讲团第二分队成员吴良方在安顺市平坝区红湖中八年级(9)班开展了“增加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主题宣讲。
主讲人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本次宣讲的目的和意义,随后从多措并举惠民生、社保体系更有力、美好生活更可期三个部分进行讲解。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通过列举公立医院改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等实例,10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药价降了、看病方便了、健康更有保障了。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通过讲解在过去10年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覆盖人口超过13.6亿,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保制度安全可靠、规范运行,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稳定预期和充分保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要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通过讲解家住重庆市江北区的孙萍的案例,莺花巷幼儿园的设立让她家3岁多的二宝恬恬终于能在家门口上学。2021年,当地政府从开发商手中回购场地,投入财政资金高标准建设了公办的莺花巷幼儿园。在这里,各项设施一应俱全,每月的保教费只有五六百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只有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公平正义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民生政策,让人民的意愿得到反映、利益得到保护,才能使我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此次宣讲,同学们明白了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文、图/吴良方 审核/杨成友

宣讲现场(一)

宣讲现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