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参观考察活动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赴井冈山大学开展暑期研修培训。此次培训通过专题讲授、现场教学、激情教学等多维融合的形式,助力教师们在革命圣地全方位汲取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政育人水平,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在井冈山大学开展的专题理论讲座中,大家系统学习了如何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好思政课的课程改革思路。井冈山大学肖发生教授通过阐明红色资源是优质思政资源,进一步深度剖析井冈山红色资源的教育特质,进而探讨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的路径和方式。李忠教授作了题为“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讲座,系统地讲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的三个阶段,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揭示了井冈山精神的内核和重要意义。专题讲座整理了历史发展的逻辑线索,为之后的现场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后续培训活动中,广大思政课教师深入历史现场,在马灯、草鞋、家书、标语口号中了解一个个动人故事,为提高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资源的同时,不断深化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永新三湾改编纪念馆,大家领悟“支部建在连上”“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精髓和重要性。在茨坪革命旧址群,茅坪八角楼的灯光仿佛照亮了毛泽东同志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思考历程。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教师们驻足于泛黄的家书和斑驳的军号前,聆听讲解员讲述“十送红军”的感人故事。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教师们为革命烈士献上花圈,深切缅怀为革命胜利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士,并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在黄洋界保卫战的模拟战场中,隆隆炮声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豪情交织,让教师们热泪盈眶。在瑞金,观苏区一大和二大旧址,感悟共和国是如何走来;在于都,大家观红军长征第一渡,感悟党和红军历尽千辛万苦走向胜利的伟大征程。在激情教学中,大家齐唱《映山红》《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十送红军》《走向复兴》等红歌,唱出军民鱼水情,彰显豪迈情怀。
参训教师们一致表示,此次培训既是思想的“充电站”,也是行动的“动员令”,在思政教学中要推动红色资源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形成“培训—实践—提升”的闭环育人机制。
此次培训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持续探索红色教育与思政教学的融合路径,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文/孟令怡 一审/罗彬彬 二审/王维江 三审/杨成友

现场教学

参训教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