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思政黔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黔行海雀 青语传声 ——海雀农家院里的“润心”宣讲

   时间:2025年07月18日 18:32 [ ] 浏览次数: 来源: 视力保护色: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2025年7月17日,贵州师范学院“黔行海雀筑梦新程”宣讲团继续深入赫章县海雀村,将宣讲课堂搬进农家院落,开展“政策宣讲进农家,共话振兴谋发展”主题入户活动。宣讲团成员分组走访二十余户村民家中,与乡亲们围坐畅谈,传递党的声音。

“入户”,是这场宣讲最温暖的底色。宣讲团成员们深知,政策的温度,要在最贴近生活的地方传递。宣讲,不再是单向的讲述,而是一场场在农家小院里的真诚对话。

在村民罗招文家整洁的院落里,话题从墙上的新旧照片自然流淌。“罗大爷,您看这变化,从‘苦甲天下’到‘绿水青山’,再到如今咱这林下天麻、红苹果成了‘金山银山’,这条路子,不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咱贵州指明的方向吗?”成员们指着院角晾晒的药材和箩筐里的鲜果,将“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宏大战略,悄然融进乡亲们手边实实在在的“致富经”。

“您这医保电子凭证用得真顺溜!习近平总书记最惦记咱老百姓的‘心头事’,就是要‘把民生底线兜得又牢又实’。”当罗大爷乐呵呵地展示手机操作时,成员们顺势接过话茬,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精准监测、分类帮扶”的要求,化作养老金月月到账、看病报销更省心的身边故事。

在村民文正碧聊起合作社的分红,大家又一起“盘算”起“如何让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惠及乡亲”,把“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增收路”。当年一棵树一棵树地种,荒山披了绿装,如今这林子成了聚宝盆!聊到村里越来越美的环境、越来越亲的邻里关系,成员们又和乡亲们一起“品味”起“勤俭持家、孝老爱亲”的好风气,在轻松的笑谈中“培育文明乡风”的种子悄然播撒。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交流,在一户户农家小院中悄然发生。罗大爷那句朴实的感慨:“养老金准时,看病省心,习近平总书记想着咱,日子有盼头!”正是对这种入户宣讲最真切的回响——好的政策,不是印在纸上的字,而是落在心坎上的暖。

一次次的叩门,一场场门槛内外的对话,一次次心与心的靠近。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们,用最贴近泥土的方式,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党的政策,化作农家院落里的“知心话”,在“谈天说地”中凝聚共识,在“润物无声”里滋养心田。

宣讲团成员们深感,这门槛内外的课堂,收获的不仅是宣讲的实效,更是对“人民至上”理念最深刻的体悟以及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决心将这份来自基层的温度、力量与信仰带回校园,激励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

图/黎昕然 陈鹏辉    文/潘姿伊    一审/李佩桓    二审/王维江    三审/杨成友

宣讲团成员到罗招文家交流宣讲

宣讲团成员到文正笔家交流宣讲



上一条:“思政黔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寻根红色热土 共铸民族同心魂——“曙光领航”实践团赴黎平开展实践活动纪实
下一条:“思政黔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榜样引航 童心筑梦 ——海雀小院里的梦想课

文章下载】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