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马列主义教学部“十一五”期间各方面工作更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十一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定位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拓展并举;全力实施质量立部、特色强部战略,在推进全面内涵建设基础上,寻求重点突破;以规范、充实、创新、发展、提高为我部“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方针,努力把马列主义教学部建设成为和谐部门、创新部门、实力部门。
二、部门定位
马列主义教学部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贵州省情教程》、《形势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开设的课程对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身心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马列部在学校的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
三、主要发展目标
1.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坚持校内培养和校外引进相结合的方针,建设一支与学校发展相适应,适应马列主义教学部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需要,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为了满足学校未来发展需要,提高我部教师整体实力,马列主义教学部在未来五年还需引进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20名左右,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职称,使我部能有2名以上正教授,4名以上副教授,形成较为合理的师资结构。
2.科研和课程建设:
本着“科研促进教学”原则,力争主持省部级课题1-2项,使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数量翻一番,尽量争取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实现国家级科研课题零的突破。争取建设1门精品课程。
3.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
加大与省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力度,提升马列主义教学部办学实力和对外影响力,通过交流与合作,探索教师发展的新机制、新途径。
4.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
争取学校支持,投入一定费用用于图书资料建设和部门硬件建设。
5.文化建设:
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创建浓厚学术氛围,养成优良的教风和部门风气,形成和谐、求实、个性显明、富有朝气的部门品格,形成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求实创新的教研作风、奋发向上的学术追求、以奉献为荣的价值理念。
第二部分 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和改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部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
管理人员要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发展意识、全局意识,切实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让教师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自觉对照党员先进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二、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确保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新方法、新思路,加强教学研讨,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三、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推进部门持续发展
从师资队伍、课程设计、教学计划、硬件建设等各方面建设学科专业。各门课程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编写教学大纲,在引入多媒体课件基础上,研制出适合本校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并根据每门课程特点探索和运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新颖教学方法。
四、完善科研奖励政策,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
进一步强化科研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争取科研课题和科研经费。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教师,给予重点奖励。
五、切实认识人才兴部的重要意义,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围绕学科发展需要,每年引进6名左右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加大外聘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的力度,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部承担一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六、规范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高效管理机制
健全部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领导班子成员的岗位职责,建立部门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加强管理人员的考核与监督,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树立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
七、加大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每年投入一定经费用于图书资料和改善教学与办公条件,为教学、科研提供最大便利。在保证规范管理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资料的使用效益。
八、以先进文化理念为指导,加强和培育部门文化
大学应是先进文化的引领者。文化的价值在于“化人”,部门将结合学科特点启动文化建设工程,从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等方面入手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部门文化。